|
地址:长春市亚泰大街与自由大路交汇五环国际大厦1408、1409室
联系人:于先生
全国咨询热线:400-853-5969
邮箱:xgnic@xgnic.com
手机:13624467185 13844844006
网址:http://www.xgsite.com
|
|
|
资讯中心 >> 智能制造看好武汉 |
智能制造看好武汉 |
点击率:1492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11/3 16:13:00 【去百度看看】
|
楚天金报讯 金报讯“未来,将在全国筹建10到15家智能制造工程创新中心,武汉可以争取成为试点城市。”一名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样对楚天金报记者说。昨日,第十八届中日韩工程院圆桌会议暨先进制造国际研讨会在花山新城开幕,与会三国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武汉未来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颇为看好。会场内,武汉市市长万勇表示,武汉将努力打造成国内制造创新中心,成为下一代智能制造的起点。
本次会议主题为“先进制造”,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趋势,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与应用,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中的低碳和节能减排研究,服务化制造等议题作专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日本工程院副院长谷口功、韩国工程院国际事务主席朴胜彬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
周济表示,中日韩工程院圆桌会议是三国工程院专家、企业家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每年会议都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三国共同关注的工程科技问题,与时俱进地展开交流和合作。他认为,中日韩三国一衣带水,是东亚最大的三个经济体,三国在工程科技领域的合作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与中国的合作,未来技术的合作首先可以通过人才培育的合作来起步,人才是制造升级的关键因素。我们可以在武汉做尝试。”日本工程院副院长、院士谷口功说。“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国内制造业有3块短板:创新研发投入不足、核心技术掌握不够、基础元器件和材料太依赖进口。”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柳百成认为,武汉这几年发展很快,在电子信息、汽车等领域表现突出,“我很期待武汉能在这些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领域发力”。
中日韩工程院圆桌会议在三国轮流举行,已经举办18年。本届会议在汉举办两天。今日下午,与会三国院士将就“武汉制造2025计划”展开专题研讨。
■院士观点
李培根:人不会被机器人替换
人物简介: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先后担任国家863/CIMS主题、国家863/机器人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国家863先进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
近年来,国内众多企业陆续发布将用机器人取代人工的消息,引发了机器人大量上岗影响就业的担忧。昨日在会场上,李培根院士表示,“机器人换人影响就业”的说法,站不住脚。
李培根说,机器人替换的是繁重的、危险的岗位,但机器人不是买来就可以用的,其编程仍需要人,操控也需要人,这些人不是未经培训的、招工就能上岗的,而是要进行专业培训的高素质大学生、高素质蓝领工人,中国现在缺的就是像德国人所说的“匠人”。“我们需要大量这样的具有‘匠人’精神的高素质蓝领,他们不仅不会被机器人所替换,他们将成为制造产业创新升级的新一代产业工人。”“机器人的研发,日本处于世界领先,不仅早就使用工业机器人,目前能交流对话的生活机器人也研发出来。因此,机器人研发,包括武汉的企业在内,还要更加努力追赶,同时利用这样的三国交流机会,加强技术合作。”李培根说,“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去担心机器人换人会影响就业,而是要积极行动起来,抓紧人才培养,把我们的机器人研发搞上去。”
柳百成:武汉智能造车有优势
人物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及机械工程学院教授。铸造及材料加工专家,长期从事多尺度铸造及凝固过程建模与仿真,铸造合金物理冶金学。近年来,积极参与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和振兴制造业战略研究。
记者对柳百成院士的采访,也提到了机器人换人的话题。他直言不讳地说:“智能制造不等于机器人。”柳百成对汽车产业很熟悉。他说,早在25年前,汽车行业就开始使用机器人,现在也没听说影响就业。“我与湖北的汽车企业长期有合作。”柳百成认为,武汉在汽车领域发展智能制造有优势。柳百成的学生,每年暑假都会到湖北的东风公司来。
柳百成说,湖北在汽车制造的很多领域有自身特点,如发动机缸体设计生产等。加上武汉地区高校众多,可发展成为高级职业学院的优势,培养大量可操作数控机床的高级技工人才,武汉可凭借这些优势,积极争取成为全国汽车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试点。
“我提到国内制造的三块短板,其中核心技术是短板之一,如发动机技术。我们的大飞机,还要靠进口涡轮发动机。”柳百成说,因为有“短板”,我们的制造大国就难以成为制造强国,这些“短板”领域期待有企业能积极投入,也期待武汉有所作为。
朴胜彬:开发鼓励使用水陆车
人物简介:韩国高等科学技术院副院长,韩国工程院国际事务主席、院士,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教授。
11月1日到访武汉的朴胜彬,对武汉的交通有着自己的看法。朴胜彬说,他在武汉看到了很多湖,如东湖、严西湖等,风景很美,但车也很多,能否在武汉开发水陆两用车,这样不用修很多桥和路,也可以涉水过湖,也不破坏风景。
在一些院士看来,朴胜彬的一席话虽然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创意。毕竟汽车保有量增长对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武汉是百湖之市,开发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的水陆两用车,不失为缓解环境压力的一个思路。
记者随后问道,釜山和武汉都有很好的造船基础,但目前受国际大环境影响,造船业整体并不景气,但有些特殊用途的船舶如气体船,依然有较大的市场,韩国这方面有技术优势,中韩双方能否在这个领域进行合作?朴胜彬说,韩国造船业确实遭遇到不景气的问题,一些企业在收缩规模,这样一来,一些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可以到中国来,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两国技术人员可以展开技术合作。
谷口功:做大市场化解钢铁过剩
人物简介:日本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日本熊本大学校长。
谷口功院士在会上演讲时说,他第一次来武汉,并为以前多次错过来这座美丽的城市,感到后悔。这种见到美景后的好心情,让他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是畅所欲言。
记者问:“目前武汉的大型钢铁企业,遭遇到国内产能过剩的压力,以前日本是否遭遇,又是如何化解的?”谷口功院士说,产能过剩的问题,应该放到全球视野来观察,就钢铁而言,非洲、东南亚就非常缺乏,应该想办法把产品卖给他们。“通过做大亚洲和非洲市场蛋糕,可以起到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记者追问。“是的。”谷口功肯定地说,与其他国家发展互利合作,形成良性循环,是可以将市场做大的。
谷口功还认为,中国长期保持的社会稳定很重要,钢铁产能虽然在近期波动,但在未来还将出现合理的增长。中国的产品应该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单一化。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
|
|
|